🧡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暨臨床心理學碩士班 編製
臨床心理研究生:余雅婷、吳子琳、吳若慈、高靖雅、張育慈、楊馨華、駱思蓓
指導老師:呂信慧老師

各位爸爸媽媽您好😊:
由於疫情的關係,現在都改為線上教學的模式,讓兒童在家中停課不停學!
教學模式的轉變對於「特定的學習障礙」兒童可能會出現適應上的挑戰,因此針對特定的學習障礙兒童在線上教學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我們擬定了一些教學方法與小叮嚀,希望能幫助家長與兒童共同度過這個辛苦的時期💪🏻

💡建議使用方法:
家長先閱讀「家長教戰手冊」再陪同孩童一起閱讀「衛教單」
1.衛教單👶🏻:for兒童,家長陪同兒童一同閱讀!
2.家長教戰手冊👨‍👩‍👦:for家長,包含設計理念、詳細使用方法!

遠距學習障礙:給特定的學習障礙症兒童之家長教戰手冊

「特定的學習障礙症」(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簡稱SLD)對多數老師與家長來說或許不是一個太過陌生的名詞,但卻很少真正地瞭解它,反而常將SLD與學習困難或學習低成就混淆,誤以為凡是智力正常但學業成績低落,便是SLD。然而,SLD兒童的學習特徵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文化刺激不足或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的結果。除此之外,兒童通常都會有其優勢與弱勢的能力,且障礙領域並非只侷限在學業表現上,亦有可能伴隨注意力問題、記憶力不佳、學習動機低落、低自尊、社交技巧不佳、動作協調問題和情緒不穩定等等,因此,每位SLD兒童所面臨到的障礙和困難都不盡相同。

此衛教單張為特定的學習障礙症學齡兒童所設計,家長可以與兒童一起閱讀以及討論,希望能藉由設計理念和詳細說明,更理解SLD兒童於居家遠端學習可能遇到的狀況與因應策略。以下將針對SLD兒童的特徵與類型依序做介紹,並針對目前政府施行的線上教學政策,提供家長相關輔導策略,協助兒童適應新的學習生活與新的學習介面。

特定的學習障礙症(SLD)之特徵

特徵1在關鍵學術技能如文字或數學符號的聽、說、讀、寫等學習上持續有困難。

特徵2在受影響的學術技能表現上遠低於多數同年齡一般兒童的表現。

特徵3就大多數SLD兒童而言,學習困難的情況於低年級時即顯而易見。

特徵4:學習困難的情況並非因其他生理、心理或是精神障礙症所引起。

特定的學習障礙症(SLD)之類型

1.閱讀障礙

讀字不精準或閱讀緩慢而費力,例如:朗讀時字詞錯誤(如「炒(ㄔㄠˇ)」菜唸成「ㄔㄠ」菜)或速度緩慢、經常需要猜生字和字音等。

在理解閱讀內容上有困難,例如在閱讀文字時不了解字句的先後順序、關係、推論或深層含義等。

拼音上有困難,例如增加、省略或錯誤替換字音。

2.書寫障礙

書寫表達有困難,例如造句時會使用多個文法、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段落不分明或無法清楚表達文字以及文字無組織性等。

3.數學障礙

在數感的掌握或計算上有困難,例如理解數字大小和關係的能力不佳。

需要數手指來做個位數的加減,無法在腦中進行運算。

在計算的過程中迷失且可能亂換算法。

在數學推理方面有困難,例如在應用數學概念、運算規則或程序來解決計量問題時有嚴重的困難。

線上教學輔導策略

1.建立適當的學習環境

SLD兒童常伴隨注意力問題,再加上學習自己不擅長的科目時,需要花費較多心力才能維持專注,故於線上教學前營造適當的學習環境(如降低外在聲音干擾或準備耳機)、減少可能造成分心的事物(如收拾桌面物品,使用乾淨整潔的書桌)以及協助兒童調整適當的上課學習心態(如家長提醒或自我督促,以建立良好的上課態度)等方式,在此時更顯得重要。

2.家長與老師保持溝通,並互相配合

SLD兒童在學習上仰賴老師立即示範教學,例如:老師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寫出文字筆順,兒童再下面跟著空書寫出,但改為線上遠距教學後,老師無法立即注意力SLD兒童空書是否正確,這便是家長需要協助老師無法。因此,家長可以與老師溝通家長需要給予那些立即示範教學,成為兒童學習上的好夥伴。

3.調整兒童的情緒

(1)面對學習挫折

SLD兒童遇到學習挫折時也會出現受挫情緒。平時在校學習時,老師可以從旁觀察到兒童的情緒表情與行為反應,並給予直接的鼓勵,例如:拍拍肩膀或是摸摸頭,但是改為線上教學後,因受限於距離,如果居家學習遇到困難與挫折時,老師無法及時觀察到兒童的情緒反應與行為,並進而給予幫助,這時家長可以提醒兒童成為自己的啦啦隊,告訴自己:「沒關係,慢慢來!」

(2)面對溝通問題

部分SLD兒童有發音困難,加上線上課程中麥克風收音品質、通訊收訊不佳等造成老師聽到SLD兒童發音不清晰、語句表達之間有間斷等,導致老師無法理解兒童想表達的內容,SLD兒童可能誤認定自己的溝通無效,造成信心挫敗與自我效能感降低。這時,可以提醒兒童對自己說:「別急!一字一句慢慢說。」

給特定的學習障礙症(SLD)兒童

1.學習新方式:線上教學

(1)為了防止病毒傳播,不用去學校了?

突然改成以居家線上教學的方式來學習,兒童可能會感到困惑。因此,家長可以嘗試讓SLD兒童瞭解,改成居家學習是為了避免群聚、減少人與人的接觸,以避免Covid-19病毒的傳播。

(2)在家學習,老師變成電腦了!

SLD兒童在學校能接受小班制教學,老師可以聚焦在兒童的學習狀況;當兒童遇到困難時,也能直接指導。然而,當學習變成線上教學時,兒童面對的是電腦,老師無法實際在兒童身邊示範或協助兒童操作。這時,若兒童出現學習操作上的困難,就需要家長適時地給予協助。

(3)上課除了帶課本,還要學習新工具!

SLD兒童在操作線上教學軟體時,可能因為閱讀理解的困難,難以理解學校提供的操作說明,造成連線或進入系統的困難。這時,家長可以在旁協助SLD兒童理解學校提供的操作說明,並且給予部分引導,協助兒童一步一步完成設定、熟悉操作介面。

2.課前三步驟

(1)桌子收乾淨:把手機、遊戲、玩具通通藏起來!

SLD兒童在學習如朗讀國語課本與理解文意等自己有困難的學科時,需要付出比一般兒童更多的努力。家長可以協助兒童將桌上易干擾的物品收拾乾淨,創造無干擾的學習桌面。

(2)上課前十分鐘開電腦熟悉:和線上上課的用具們培養感情

由於線上教學並非兒童平常熟悉的學習工具,且如同上述所說,SLD兒童可能因閱讀理解困難,而在操作線上教學軟體時,出現無法理解操作說明的問題。因此,在課前提早開始設定學習介面,除了可以確保線上課程的運作順利,避免因不熟悉操作影響課程的進行,也能讓兒童學習事前準備的重要性。

(3)調整心態,課前宣言:「現在打開電腦不是要玩,是要上課!」、「對自己說:上課囉!我會認真學習! 」

以往在學校上課時,針對SLD兒童學習較困難的科別,會以小班制的模式教學,讓老師能及時注意到兒童的學習行為並給予引導。然而,當教學環境轉換成居家學習的遠距課程時,老師無法立即注意到兒童的學習行為,例如,兒童可能在老師看不見的視窗外玩筆,或出現較鬆懈的學習行為。這時,家長可以鼓勵兒童透過自我提醒的方式,進行一個小小的宣言,讓他們知道自己此刻必須專注於課堂,建立良好的上課態度,並了解現在即便是遠距上課,仍是為了學習,而不是娛樂。

3.上課五撇步

(1)老師不在旁邊怎麼辦?→遇到困難隨時跟老師說。

SLD兒童在學習上容易出現閱讀理解困難、閱讀緩慢且費力的情況。這時,若老師剛好無法立即察覺兒童細微的肢體語言或臉部表情,並及時停下正在進行的課程給予幫助,兒童便可能錯過發問時機,或是在表達時無法精準地闡述問題。因此,讓兒童「積極加入」學習很重要,家長可以提醒兒童,雖然現在是使用線上教學,但如果遇到任何問題,要隨時跟老師反應。

(2)爸爸媽媽在旁邊壓力山大→爸媽是線上學習的好夥伴,代替老師示範給我看。

「示範教學」是SLD兒童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家長可以在課堂中提供「示範教學」給兒童,幫助兒童更加理解要學習的概念。

(3)課本好難、外面好吵、無法專心→遇到噪音戴耳機!

SLD兒童在遠距學習自己有困難的學科時,需要付出比一般兒童更多的努力,然而,若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遇到不可控的聲音干擾,則SLD兒童會更容易無法抵抗干擾、專注於學習。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讓兒童戴上耳機,以幫助兒童專心於遠距課程的內容。

(4)我就是不懂!學習好挫折→我是自己的啦啦隊!別害怕!一步一步慢慢來!

SLD兒童在學習自己不擅長的科目時,可能產生比一般兒童更大的挫折感,例如,數學障礙兒童可能在計算過程中遇到困難。平常在學校,當遇到這樣的挫折時,老師可以從旁觀察兒童的情緒表情與行為反應,並給予直接的鼓勵,如拍拍肩膀或是摸摸頭;但是改為線上教學後,老師受限於距離,無法給兒童實際的鼓勵。這時,家長可以教導兒童扮演自己的啦啦隊,幫自己鼓勵、為自己加油打氣!

(5)有溝沒有通,有聽沒有懂→別急!一字一句慢慢說。

部分SLD兒童在字音的發音上有困難,而線上課程又可能因為通訊設備的收訊問題,造成語句間的間斷,導致兒童與老師間的溝通較實體課程更容易受到阻礙,兒童需要不斷重述自己的語言才能與老師溝通。這時,家長可以提醒兒童:「別急!一字一句慢慢說。」並給予兒童適時的鼓勵。

4.防疫生活小叮嚀

(1)預習複習不能少,學習成效不變少。

家長應讓兒童知道,即使教學方式改變,不能去學校上課,依舊要認真學習,做好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學習好習慣,不能因線上教學而使學習成效打折扣。

(2)線上學習Easy不Lazy。

線上教學雖然很方便,但是大多數兒童可能因此有在放假的錯覺。這時,家長可以提醒兒童:「線上學習等同於正式上課,與實體教學一樣重要,不能因此鬆懈!」

(3)防疫在家,關心爸媽,關心自己!

防疫時期待在家中,父母和兒童都要關心自己的身體及心理健康喔!

因應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教育部於五月中旬宣布,全台灣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以及擴大感染,學校教育改採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而新式的教學模式則有賴家長的協助,以幫助兒童適應。特定的學習障礙症兒童相較於其他障礙類別的學生而言,雖無顯著的外顯障礙特質,且認知與日常生活能力表現也都與一般孩子無甚差異,但其於專注力、學習動機與學術技能的學習與運用上,都比一般兒童更需要老師與家長的協助。對家長來說,這無疑是一大考驗。因此,希望藉由本文的介紹與分享,可以給予老師和家長適切的協助,幫助兒童發掘潛能,讓他們能在你我的理解與協助之下,更正向且適切地發展。

參考文獻

CAMH Lab

0937-098-092 | childpsyhealth@gmail.com

中山醫學大學兒童與青少年心智健康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