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暨臨床心理學碩士班 編製
臨床心理研究生:高培錚、饒芯彤、蔡純郁、蔡欣蓉、曾昱璇、謝昀儒
指導老師:呂信慧老師
親愛的家長們好:
因應疫情的狀況,各級學校改採線上課程進行。雖然保護了孩童們的健康,但對於自閉症障礙類群(ASD)孩童來說,新的上課方式打破了過去習慣的行程及生活方式、不易適應。我們針對6-12歲學齡ASD孩童的特質,列出三項居家學習可能遇到的情況並提供了一些小撇步,以減少家長跟兒童適應上的磨擦🌈。
💡建議使用方法:
家長先閱讀「教戰手冊」再陪同孩童一起閱讀「衛教單」
1.衛教單:家長可以帶著孩童一起閱讀
2.教戰手冊:包含設計理念、詳細使用方法

自我照顧小尖兵,閉關在家沒問題:給ASD學齡孩童居家學習的教戰手冊
前言:
為了因應Covid-19疫情,各級學校紛紛改採線上遠距的方式授課,此舉使自閉症障礙類群(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兒童原先已建立的上學與生活規律出現重大的變動。然而,維持規律的作息和生活習慣有助於ASD兒童穩定情緒,因此,我們希望能提供一些撇步,幫助ASD兒童與家長盡快適應新的生活與學習。
此單張適用年齡為6-12歲的ASD兒童,請家長陪伴兒童一同閱讀。
居家遠距上課狀況一:在家上課沒有鐘聲,好奇怪!
ASD兒童行為特徵:
ASD兒童傾向固著並依循生活中已建立的常規,像是以往在學校時,已建立了聽到上課鐘聲響起,就要上課的常規。但是進行居家遠距上課時,一堂課的開始並不會響起鐘聲,無法符合他們過去建立的常規,這時該怎麼辦呢?
指導方針:
爸爸媽媽可以尋找替代方式,以盡量減少孩子生活常規的變動,例如:
- 上網尋找學校使用的鐘聲來播放,當作上下課時間的區分
(學校鐘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W01MlbBRM)。
- 與孩子討論可以改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告訴自己要上課了。

居家遠距上課狀況二:網路上課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ASD兒童行為特徵:
ASD兒童在面對面的互動情境中,已較無法從他人的表情變化與語調起伏來辨識他人的情緒,也難以依據約定俗成的情境行為默契來做出適當回應。而在遠距上課時,視覺與聽覺訊息都可能因為訊號傳輸的延遲與品質問題,不如面對面互動時來得豐富,ASD兒童也更難從老師和同學的語調起伏、臉部表情或肢體動作,來判斷他們的情緒或行為意義。除此之外,ASD兒童也無法像平時實體上課那樣,能從上課氛圍中感受到現在的情境是不能亂講話或做小動作干擾同學的。這些都跟實體上課情境不同,並可能使ASD兒童在遠距課程中表現出不合宜的行為或言論,該怎麼辦呢?
指導方針:
爸爸媽媽需要給予明確的指令,以幫助孩子遵守上課規矩和秩序。你可以參考下列方法:
- 貼舉手紙條在電腦旁邊,提醒孩子想要發言時先用軟體的舉手貼圖,等老師同意後再發言。
- 前幾堂課陪伴在孩子旁邊,當孩子回應了與情境要求不一致的話時,明確告訴孩子,老師與同學聽到這些話時可能的想法是什麼。
- 在與老師、孩子商量後,錄影記錄孩子前幾堂課的上課行為,並在下課後跟孩子討論剛剛的課堂中,有哪些不適當的行為與說話內容。

居家遠距上課狀況三:電腦發出像爆炸的聲響,有時候還有尖尖的聲音,好可怕!
ASD兒童行為特徵:
ASD兒童對聽覺、視覺或觸覺等感官刺激,可能會有反應過強或過低的情況。而在遠距學習中使用耳機時,耳機可能發出的「ㄘㄘ……」高頻噪音,對一般兒童來說是一種很不舒適的刺激,但是對ASD兒童來說,更是一種讓其頭痛欲裂的魔鬼噪音,這時該怎麼辦呢?
指導方針:
- 在上課前先和孩子說明使用這些電子產品時可能會有的狀況,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 教導孩子在上課過程出現此種狀況時,學會以較平穩的情緒向家中大人說出自己遇到的情況,並請求他們的協助。
- 爸爸媽媽聽到孩子呼喚、前來解圍時,可以先讓孩子拿下耳機休息,同時:
(1)安撫孩子的情緒。
(2)肯定及稱讚孩子的反應。
(3)協助孩子重新調整耳機,再接軌學習。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