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知覺到的父母教養行為,與他們面對壓力事件的因應風格的關連性

臨床心理研究生:王韻茹、羅怡安

每個人在生活中一定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壓力事件,而面對壓力事件的因應(coping)方式在個體間存在著個別差異。壓力因應策略包括「主動(active)/問題導向型(problem-focused)因應」,如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抑或是「被動(passive)/情緒導向型(emotion-focused)因應」,如迴避壓力情境或是表達較多的負向情緒。青少年是如何發展出不同的壓力因應方式呢?

過去學者認為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逐漸習得不同的因應策略,其中父母教養行為的影響更得到重視(cited in Meesters & Muris, 2004)。Meesters與Muris(2004)回顧文獻指出越是知覺父母教養行為是溫暖的青少年,遇到壓力時越能採用具適應性的(主動)因應;而越是知覺父母教養行為是拒絕的青少年,遇到壓力時則越會採用不具適應性的(被動)因應。此外,Meesters與Muris也指出,青少年知覺到的父親與母親教養行為可能不同,因此有必要分別檢視他們對雙親教養行為的知覺與他們壓力因應間的關連性。

Meesters與Muris(2004)為了驗證此假設,招募了132位13至16歲青少年,請他們分別填寫「烏特勒支因應量表-青少年版(adolescent version of the Utrecht Coping List, UCL-A)」與「父母教養問卷-兒童版(Egna Minnen Beträffande Uppfostran-My memories of upbringing, EMBU-C)」,以量測他們的因應風格與對父、母親教養行為的知覺。其中,青少年的壓力因應方式有「主動因應」──包含主動問題解決(如想方法來解決問題)和安慰思考(如告訴自己事情總會過去),以及「被動因應」──包含迴避(如逃離情境)、憂鬱反應(如感覺無能為力)和表達情感(如減輕壓力)。而青少年知覺到的父母教養行為則分為三類:溫暖(如你的父母會讓你知道他們愛你)拒絕(如你的父母希望你跟別的小孩一樣)和嘗試控制/過度保護(如你的父母希望你跟他們說你的祕密)。

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針對父親或母親,青少年越是知覺到「拒絕」的教養行為,在面臨壓力時,越會採用被動因應。但是,知覺父親教養行為越是「溫暖」的青少年,則沒有如預期地採用較多的主動因應;不過,知覺母親教養行為越是「溫暖」的青少年,仍會採用越多的主動因應。此外,越是知覺父親或母親教養行為是「嘗試控制/過度保護」的青少年,他們除了越會採用主動因應,如找尋社會支持、採用調整負向心情的思考方式,或主動進行問題解決之外,同時也越會採取被動因應。

總而言之,Meesters與Muris的研究告訴我們,青少年若是知覺父母教養行為是「拒絕自己的」,他們在面對壓力狀態時,會傾向採用被動因應,如逃避情境或是有過多的憂鬱感受;但是青少年知覺父親或母親的教養行為是「溫暖的」的壓力因應卻未完全如預期,顯示我們需要更加關注知覺父母教養行為是拒絕的青少年面對壓力時的因應方式。

CAMH Lab

0937-098-092 | childpsyhealth@gmail.com

中山醫學大學兒童與青少年心智健康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