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學前兒童的情緒能力與他們的社交、行為和情緒表現

撰文者:中山醫學大學-臨床心理研究生 施竺吟、張天愛

小美經診斷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兒童,她的媽媽說:「小美經常擺著一張撲克臉,就連玩喜歡的遊戲時,也不會因為對遊戲的喜好而改變表情(情緒表達問題)。而且,只要不合她意,小美就會突然亂丟東西、破口大罵(情緒性問題),一旦生起氣來,還會焦躁到無法自己平復,需要身邊的大人幫忙轉移焦點或開導她才行(情緒調控問題)。」

由上述案例可知,小美的情緒能力(emotional competence)困難涵蓋三個層面:

  1. 情緒表達(expressions of emotion):表達不同心情的能力。
  2. 情緒性(emotionality):面對引起情緒反應的事件,以強烈負面情緒回應的傾向。
  3. 情緒調控(emotion regulation):自主管理、調整心情狀態來平復心情的能力。

過去研究發現,ASD兒童的情緒能力落後同齡一般兒童,然而,ASD兒童的情緒能力與他們的社交技巧以及社交-行為-情緒問題的關連性為何呢?

Reyes、Factor和Scarpa(2020)招募了46位3至7歲兒童參與研究,在施測「畢寶德圖畫詞彙測驗第四版(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Fourth Edition)」排除因智力落後影響作業理解與應答的2位後,最終分別有22位ASD兒童(平均年齡= 69.36個月,男性20位)與22位一般兒童(平均年齡= 58.55個月,男性20位)進行研究。研究人員施測「自閉症診斷觀察量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並請家長填寫「社會性溝通問卷(Social 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蒐集ASD兒童的自閉症行為特徵。另外,家長還分別填寫了「情緒調控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Checklist)」、「情緒反應問卷(Emotional Reaction Questionnaire)」(包含生氣、難過、害怕與正向心情表達)、「文蘭適應行為量表第二版(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s–2nd Edition)」以及「長處與困難問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以蒐集與兒童情緒調控、情緒性、情緒表達、社交技巧,以及社交-行為-情緒問題有關的資料。

獨立樣本T檢定發現,與一般兒童相比,ASD兒童的情緒調控能力與社交技巧都較差,情緒性傾向負面反應,且正向、害怕和生氣心情表達較少。另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則發現,情緒調控能力越佳的ASD兒童,社交技巧越佳、同儕問題越少、利社會行為越多、行為問題也越少;心情表達能力越佳的ASD兒童,社交技巧也越佳;而情緒性傾向負向反應的ASD兒童,行為與情緒問題則越多,主要發現整理如圖一。

圖一 ASD兒童情緒能力與社交能力、行為問題關係之示意圖

Reyes等人(2020)的初步發現支持了ASD兒童的情緒能力困難和他們的社交能力與行為、情緒問題具關連性的想法,並強調透過訓練提升ASD兒童的情緒能力,尤其是情緒調控技巧與情緒性傾向負向反應等。不過,他們也指出,情緒能力、社交能力與行為問題之間關係的背後機制仍尚待釐清。

CAMH Lab

0937-098-092 | childpsyhealth@gmail.com

中山醫學大學兒童與青少年心智健康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