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花絮


台北馬拉松收案的小確幸,晚上到西門町晃晃,吃台北美食,充實又幸福的一週(2023年2月)

碩士班 蔡純郁同學口試(2022年12月)
純郁的感謝:
研究的路上一路走來不乏風風雨雨,還好我的兩位指導教授們從一開始就給予我支持和幫助,推動研究和我的論文前進。在教授們、各位口試委員們、實驗室學妹們的幫助下,終於順利完成口試了,但這還不是最後一關,未來還要繼續加油🎉)

碩士班 黃以佳同學口試(2022年12月)
以佳的感謝:
謝謝指導教授呂信慧老師始終將我所感興趣的「音樂」議題放在心上,準備論文過程中也不辭辛勞地指導,從聚焦論文方向、設計介入方案、執行研究收案到資料分析與完成論文內容。特別也非常感謝兩位口試委員:東海大學音樂治療組張乃文老師在音樂專業上的提點與回饋、校內口委張文鈺老師給予的建議與鼓勵,令我受益良多。最後,很幸運在研究所遇到的師長同學們以及實驗室學姊、學弟妹在這段時間以來彼此的學習與扶持。


張天愛、呂信慧(2022年10月)。學前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在情緒與非情緒Go/No-Go 作業表現。第六十屆台灣心理學年會

姚景宜、呂信慧(2022年7月)。台灣青年歸因COVID-19爆發本土社區傳播—探討政治傾向效果。第12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大會

碩士班 張天愛同學口試(2022年06月)
天愛的感謝:
論文的準備過程像是一場馬拉松,從研究題目的發想、測驗的前置作業到每一筆資料的搜集和最後資料的產出與解釋,很感謝信慧老師不厭其煩的指導,讓我有機會能夠一步一腳印的學習到一項研究背後所要考慮到的種種細節,也啟發我在學習的路上,精益求精。同時也很榮幸能夠邀請到何明洲老師與古黃守廉老師擔任口試委員,提供我許多不同的觀點與建議,幫助我釐清論文內容的問題,讓我的論文能夠更加完備!也很謝謝實驗室每一位夥伴們,從研究收案到口試當天,都給予我好多幫忙與建議,讓我在完成研究的路上不孤單!說不完的感謝!由衷的謝謝大家的幫忙:)

Shin-Hua, Yang., & Hsin-Hui, Lu. (2022, June).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al Acceptance-Rejection and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ged 9-12 [Poster presentation].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nterpersonal Acceptance-Rejection, Geneva, New York, USA.

李妮軒、柴雅晴、許佳穎、梁皓喬、呂信慧(2022年4月)。青年社交媒體使用與飲食失調行為的關連性。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第十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呂信慧、黃以佳、駱思蓓(2022年4月)。5-7歲語言障礙兒童情感心智化介入:一個遠距模式的效果檢驗。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第十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羅怡安、呂信慧(2022年4月)。兒童敵意歸因偏誤學前至學齡發展趨勢。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第十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廖郁涵、呂信慧(2022年4月)。自閉類群障礙症學齡兒童在同類臉孔表情的辨識。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第十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蔡純郁、呂信慧、蔡政道(2022年4月)。接受迷走神經刺激術之頑固型癲癇兒童家長親職壓力。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第十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駱思蓓、呂信慧(2022年4月)。學前自閉症光譜疾患兒童使用心智狀態詞於他人之表現。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2第十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黃以佳、呂信慧(2021年11月)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學前兒童的情緒詞理解與表達。發表於2021年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國際專業知能、服務方案及研究成果發表論文大會。

「非常感謝參與研究家長,熱心贊助精美禮物回饋給參與研究的小朋友~與我們一同努力促進兒童心理健康!」(2021年07月)。

Tien-Ai, Chang., & Hsin-Hui, Lu. (2021, July 18-23). Inhibition in children aged 4–6 years during emotional go/nogo task: Multilevel logistic regression [Poster presentation]. The thirty-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Prague, Czech Republic.

黃慧珊、呂信慧(2021年4月)。遲語兒在學齡階段的行為特徵。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1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莊嘉柔、廖郁涵、呂信慧(2021年4月)。遲語兒學齡階段在兒童行為與性格光譜量表的表現。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1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呂信慧、黃慧珊(2021年4月)。遲語兒從幼兒至學齡階段的語言發展特徵。台灣臨床心理學會2021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碩士班 陳惠芬同學口試(2020年12月)
惠芬的感謝:
感謝邱倚璿老師和徐文鈺老師仔細地審查我的論文,提供我諸多寶貴的建議,使我對兒童研究領域有了更多的啟發和收獲。同時,感謝呂信慧老師在我研究路途上的耐心指導和鼓勵,這都成為「更好的自己」的重要養分。真心感謝老師們對教學的用心和默默付出﹗


碩士班 楊琦瑋同學口試(2020年12月)
琦瑋的感謝:
口試場面鄭重,令我很緊張,但站在台上接受委員老師的回饋時,剎時也感到十分感謝與感動。謝謝李仁豪老師、劉燕萍老師(特地南下)百忙之中仍願意前來指導,擔任口試委員。兩位老師不僅針對研究本身給予回饋,還提供諸多撰寫上的建議,讓我獲得很大啓發。當然能走到這一刻,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呂信慧老師。從最初訂定題目到產出一篇論文,每個步驟都源於這段期間老師不遺餘力的教導,花費心思跟我討論之外,也培養我們讀文獻、寫摘要的能力,才能點滴匯集成今日成果。老師,真的非常謝謝您!

楊琦瑋、呂信慧(2020年10月)。學齡兒童知覺父親情感行為與其行為問題之關聯性。第五十九屆台灣心理學年會。

陳惠芬、呂信慧(2020年10月)。4—12歲兒童臉孔記憶的發展趨勢。第五十九屆台灣心理學年會。






~1/18-22、2/5-9於台大收案~


20191225。研究二前往高雄杉林國小收案~


高培錚、呂信慧(2019年11月)。探討大學生運動自我效能在壓力知覺與主觀幸福感的中介效果。第五十八屆台灣心理學年會。





